破90亿元!《哪吒2》打破好莱坞垄断!山东动画上大分!

”若前方无路

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理不容

我便逆转这乾坤“

“魔童闹海”缘何惊天动地?

备受瞩目的国漫巨制《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精良的制作水准、震撼的视觉特效以及深刻的情感内核,迅速引发了全国观众的观影热潮,不仅刷新了国漫电影的票房与口碑纪录,更是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哪吒2》中的角色超过300个,全片有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这些镜头由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共同完成。其中,有三家山东公司,分别是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红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和青岛童幻动漫有限公司,他们与国内其他百余家公司共同构建了中国动画的“万鳞甲”。




2025成“最强春节档”

《哪吒2》为啥“杀疯了”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是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

在延续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内核的同时,第二部又有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大小主题的探讨都紧扣社会热点。

66次剧本修改,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约1分钟的陈塘关大战打戏,分镜就画了半年之久……正如饺子导演说的:“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


从“反派”到“萌主”

石矶娘娘其实是咱“济南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臭小子,给老娘我记着!”

影片中,仅出场几分钟的石矶娘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受到了不少网友们喜爱。这一“反差萌”拉满的形象,正是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的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


在传统神话中,石矶娘娘这一形象通常被刻画为阴险毒辣、工于心计的典型反派。然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团队对这一传统角色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重塑,影片中的石矶娘娘突破了单一维度的反派设定,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性格层次和情感深度。

如何将这一形象更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今,观众对动漫作品的品质要求日益严苛,粗放式制作已难以满足观众需求。”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鲁浙表示,为创造出一个立体饱满、富有张力的艺术形象,团队在前期制作时高度注重细节,力求让角色生动鲜活,让小角色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这正是动画制作的魅力所在。


敖光的龙牙刀修改近200版

“死磕”精神助力突破技术壁垒



据了解,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拥有32年历史的文化创意与IT科技融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是继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后的再度创作,既是该公司在数字技术上的深度融合,也是在动漫领域多年深耕积累的成果展现。

除石矶娘娘外,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还参与了鹿童坐骑等项目的制作。“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小配角’也能在故事中释放自己巨大的能量。”张鲁浙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耗时五年制作,影片的制作规模比前作扩大了2-3倍,特效镜头数量大幅增加,制作难度也大幅提升。


参与《哪吒2》特效制作的山东动漫团队揭秘,原来敖光的龙牙刀修改了近200版,特效师苦笑:我们改木了……张鲁浙表示,《哪吒1》有大量特效实现不了,‍‍‍‍是因为想象力制约于技术,而如今所有技术团队的不断“死磕”,成就了《哪吒2》技术壁垒的全线突破!

“我们在材质和细节刻画上深入钻研、大胆尝试,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只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张鲁浙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仅提升了影片的整体质量,也为观众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观影体验。不管是石矶娘娘脸上的“小雀斑”,还是逃跑时还不忘捡树叶给自己当蝴蝶结的细节,也都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除了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哪吒2》中还有着两家青岛动画公司的身影,它们分别是青岛红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青岛童幻动漫有限公司。青岛童幻动漫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英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童幻与哪吒团队的合作机缘始于2017年,“当时在《哪吒1》制作期间我们就有幸参与了资产环节,但因为周期问题,动画部分参与的不多,《哪吒2》也是因为档期问题,我们于2024年4月份最后阶段才加入其中,算是搭上了最后一班车,具体说来,制作了一些水的镜头,还有鹿童技能特效部分,以及部分布料解算镜头的制作。”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与付出,也希望这样的成绩能够激励更多本土动漫企业提升自身实力,推动山东和济南动漫产业的崛起。”张鲁浙表示。


综合整理自大众新闻、齐鲁晚报、海报新闻、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