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祖宗“回答我”刷屏!济南名人也绷不住了……

最近你连上古代WiFi了吗?
早上被“扁鹊”说
中午被“李白”说
下午被“祖冲之”说
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说
……
人民网
,赞10万+

是不是被“老祖宗”教育了?

“回答我!”

图片

近日,在AI的帮助下

教科书上的人物插图

好像都“活”了——

“杜甫”在线回应“写诗卖惨”

“唐伯虎”在线回怼“不务正业”

“扁鹊”要你必须吃早饭

“祖冲之”教你背圆周率

……


各行各业的“老祖宗”

纷纷以情绪化的表达

发出“灵魂拷问”

视频结尾

都要来一句“回答我!”


济南人辛弃疾也绷不住了——

“3月了,还不来感受下济南短暂的春天吗!”

……

“我看谁还不来济南看看!”

“回答我!”


此外还有

河南文化大使——老子

绍兴“老市民”——鲁迅

杭州“老市长”——苏轼

成都文旅——杜甫

……


网友说

“平时对历史了解没有这么详细

现在听到他们‘本人’讲

有一种又好笑又心酸的感觉”

“忍不住想看,太上头”

知识以一种“粗暴”的方式入脑了

官方号纷纷下场二创接住了“回答我”的网络热梗,复活历史人物主打一个“严肃内容咆哮着说”的反差萌,娱乐性和互动性强又易于传播,无形中化解了历史知识的厚重门槛,让众多网友欲罢不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魔性”传播正体现了受众的阅读期待。
最早开发老祖宗骂人系列视频的苏州博物馆创作者利用DeepSeek、Minimax和Viggle Ai等工具,通过输入历史人物的背景信息和现代语境下的对话脚本,生成符合人物性格和历史的文案。目前,这个系列的视频取得了不俗的播放量和传播量。随即,敦煌博物馆等多地文旅文博平台迅速跟上,推出类似创意视频。而官媒的转发也进一步扩大了这个系列的影响力。
苏州博物馆媒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这组“回答我”风格视频中,苏州博物馆侧重于讲述每个主人公的自身经历,比如唐伯虎的视频着重介绍其命运多舛,文徵明的视频着重讲述其大器晚成等,利用这些历史故事,获得网友的情感共鸣。“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了解这些艺术家的人物故事,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书画作品,并能了解他们作品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我们也希望网友们看了视频之后,可以来到博物馆去观赏文物,进一步了解这些主人公和他们所处的时代。”
从“00后接管官方号”到“微短剧”出圈,官方号传统严肃印象下接地气的创新表达背后,是新媒体时代对于屏幕内外“人”的高度关注,贴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潮流文化。这样的花样和心思,不妨再多一些。

整理自央广网、光明网、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