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也爱“养生局”:阿胶故里的国际粉丝在养成
“旅游区里的国际面孔越来越多了,我得抓紧练练英语。”最近,东阿阿胶员工杨希森有了新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一拨拨外国游客到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的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在这里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感受千年阿胶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阿胶故里,依托东阿阿胶“三园两馆”为主体构建的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通过丰富多彩的参观项目与超乎想象的感官体验,让游客穿越历史与现实,触摸古法与科技,感受现代与未来。

在中国阿胶博物馆,你能看到阿胶近3000年的传承脉络;在阿胶世界,你能见识到智能制造在中药生产中的创新应用;在东阿阿胶城,你能明白“药食同源”到底有什么魅力。
“好香啊!原来这就是阿胶的味道。”来自所罗门群岛的弗兰克欣喜地说。今年5月底,一批来自汤加、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国的游客,在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深度感受并建起了对中医药的认知。“刚在中国阿胶博物馆看到东阿阿胶的传统制作工艺,然后就被阿胶世界里的智慧化生产线震撼了。这感觉像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负责翻译的石女士说。
现代技术的应用让阿胶世界里的生产变得智能化、智慧化。目前,各个生产环节、流程都应用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生产成本、单位能耗、不良品率等指标都大大降低。阿胶世界不仅是“智慧工厂”,更是一座“绿色工厂”,园区内波光粼粼的湖水是车间处理后的中水,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自己发电自己用,能给工厂节省超40%的用电量。

澳大利亚摄影师布朗文·凯西参观阿胶世界后感触地说:“我2007年来中国体验的是传统乡土文化。这次来,我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科技化的一面,真是大开眼界。”所罗门群岛伊莎贝尔省省长劳伦斯·海沃德参观后表示,这里节能减排等方面经验成熟,值得他们借鉴学习。
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非常注重研学,热情欢迎海内外学子前来参观学习。近年来,旅游区开发了中医药文化等4条特色研学路线,设计了30余项研学课程,探索如何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把东阿打造成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大窗口。

“原来中医药文化就像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2024年冬天,一群韩国学生在东阿阿胶城品尝了阿胶养生茶,体验了五音疗法,对中医药文化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让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是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的重头戏。今年5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省中医生活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理念、知识、方法和产品深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为此,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持续发力,通过“中医药+体验”“中医药+美食”“中医药+理疗”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自触摸、感受并深度参与,推动中医药文化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太神奇了,橘子皮也能做成中药。”在东阿阿胶城百草厅,坦桑尼亚学生苏子墨发出阵阵惊叹。听了研学导师的讲解,他对药食同源有了了解,也更加好奇。今年5月中旬,多国摄影师组成的采风团在这里遇见一群来研学的学生,大家凑成一队,从中国阿胶博物馆逛到阿胶世界,边走边聊参观感受。
近年来,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24年,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接待379批研学团队,中医药文化的火种被播撒进更多中外青少年的心中,他们是将来的中医药文化继承者和宣传者。
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中医药故事。千年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彼此成就,“天人合一”的养生哲学变得可感可知。
2024年11月,《少年中医说》节目组走进东阿阿胶城。中医药高校教授带领多国学子探访伊尹书院旧址,探究药食同源的养生奥秘。来自马来西亚的杨乐甜听到“中药汤液鼻祖”伊尹发明中药汤液疗法和阿胶的故事后,立刻联想到家乡的肉骨茶也包含着药食同源的理念;意大利文化博主阿雷在旅游区发现,药食同源理念已融入现代生活,比如中药奶茶,健康、好喝还不苦;来自太平洋岛国的游客在参观时,一路举着手机录视频,说要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看;来采风的国外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中医药文化的剪影,在光影流动中记录中医药文化……
一次东阿行,一世阿胶情。
当前,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正在全力争创国内首家中医药文化5A级旅游景区,深挖中医药文化内涵,以活态传承深化文旅融合,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