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组织机构
登记证书
协会章程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负责人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名单
会议纪要
工作报告
协会动态
公告通知
协会要闻
专题报道
协会活动
开展活动
智库
线上博览会
政策资讯
行业政策
行业聚焦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权益
建言献策
经营服务性收费公示
会费标准
加入协会
党的建设
搜索
行业政策
行业聚焦
返回列表
上一篇
2025-07-30
焕新场景,非遗特色产业“枯木逢春”
下一篇
2025-08-04
第100万名!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浅川一家邂逅齐风鲁韵
V超、临超、村BA,草根赛事如何玩出新高度
时间:2025-08-01 17:50 浏览:69
分享:
这个暑期,以潍坊、临沂、滨州、德州等地的足球、篮球比赛为代表,一场场草根赛事不仅拓展了体育消暑经济的新场景,也表明文体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
你赶我“超”
日前,德州市首届篮球联赛“德BA”甫一揭幕,迅即引发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场内,3000多名观众几乎坐满看台;场外,文旅产品推介、企业现场促销搭建新型消费平台,周边商铺的食品饮料热销。
以本土赛事聚拢人气,以消费服务驱动变现。一个基于体育比赛、融入百姓生活的区域文体融合新消费场景完美呈现。
其实,这已经不是山东地方涌现出的第一个文体融合IP了。6月21日,滨州男子篮球联赛——“BBA”开赛;7月12日,“红色临沂 热血城超”首届红色沂蒙城市足球联赛、2025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V超”),在两地同日揭幕。
这些赛事的接踵出现具有强烈的“追热点”特征。“追热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捷径,也是各类平台账号运营成功的密码之一。“热点”代表被验证过的情绪共鸣点,是不需要再经试探的流量入口。面对声名鹊起的“苏超”——这个短时间内全网曝光量超过200亿次的超级热点,全国各地争相“抄作业”的现象说明,流量思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并深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但“追热点”“抄作业”注定不单单是“蹭流量”,更重要的是寻求流量的接力乃至在持续的接力中实现超越和替代。
“抄”的陷阱
“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路径依赖。
综观“苏超”“村超”等IP的成功路径可以发现,单纯的“抄”或许会有一时的流量垂青,但断难形成持续的品牌影响。简单的路径依赖和急迫的赶超心态,无异于陷阱。
坦白地说,当“某超”遍地开花,创新乏力与简单复制的弊病已然多见。比如,某县赛事简单复制“水蜜桃队”命名,却未挖掘本地“桃文化”的历史脉络;啦啦队表演流于形式,与当地民俗缺乏关联。如此简单而表层的“文化贴标”现象,不仅导致审美疲劳,更会让人趋于无感。
重要的不是网红一时,而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长红加持。客观而言,一度创造了580亿曝光量纪录的榕江“村超”,如今的热度已然式微;声名鹊起的“苏超”,能否摆脱“生如夏花”的命运,迄今仍是未知。
“某超”所代表的融合体育、文化与商业的文体融合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带有经济目的的模式创新实验。榕江“村超”当初之所以坚守球场无商业广告的底线,靠旅游衍生收益反哺赛事,大概就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当资本大规模涌入,比如常州赛区广告牌价格飙升至300万元,商业加持带来的异化风险,或许也会在不经意间动摇这场草根赛事的根基。显然,“抄作业”也要辩证地“抄”,不可盲目。
何以为“超”
作为山东首个地级市全域主客场制足球赛,“V超”揭幕战创下一系列纪录:现场观赛人数突破3万人,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20万人次,互动评论超过10万条。赛事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不断发酵,俨然成为当地热度最高的同城话题。与此同时,“白浪河划界条约”“谁才是真正的肉火烧”等融入本土文化的衍生热梗,出现在当地主城区的户外大屏。结合线上线下的氛围营造,持续推高“V超”与本土生活的互动层次和融合程度。
一场本土足球赛,何以赢得如此关注度?显然,“某超”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命名形式,而在于它超越比赛本身的丰富内涵。
首先,让普通人成为故事主角。“V超”赛场上,480名球员从快递站、烧烤摊、写字楼、蔬菜大棚里走出来,换上战袍就成了“城市英雄”。每个人都能在嘶吼中认领自己的主场。“谁行谁上”的全民参与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比赛,有一种切身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其次,全面激活本土特色文化密码。一如潍坊当地的自我阐释:“V超”用最直白的命名,炸出了最深的地域魂——简单,才够狠;乡土,才够燃。类似“白浪河”“肉火烧”“风筝”等本土文化符号在赛场内外的频繁出现,成为生动注脚。
第三,将比赛融入城市主流生活。比如,“V超”构建“90分钟+”消费链,寿光赛场设15个乡镇特产展位、奎文区发放“球迷优惠券”、寒亭区开发“潍象宝宝”文创等行为,实际都在强力推动比赛成为本土生活的主流热点。
玩的是体育,“超”的是文化。如果一定要给“某超”下一个定义——“某”代表具体的区域和项目,“超”则代表覆盖全域的规模、聚合全业的生态、融入文化的丰富。
来源:大众日报
上一篇:
焕新场景,非遗特色产业“枯木逢春”
下一篇:
第100万名!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浅川一家邂逅齐风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