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知法懂法,与法同行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下面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法律相关知识。

图片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


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2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图片

3


民法典对法律适用的规定有哪些

1.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


民法典的特点有哪些

1.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
2.具有显著的开创性;
3.具有很强的实践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


什么是劳动法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2


设立劳动法的目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片

3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提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来解决,切莫冲动意气用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